紫微村平坦组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这里的苗族主要有“青苗”“白苗”和“花苗”三种,先祖从贵州迁徙而来,由于大山与澜沧江的阻隔,他们的许多习俗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穹湛蓝、白云悠悠,绿茵婆娑的农作物恰似五彩缤纷的袈裟,将峰峦叠萃的苗岭山寨装扮得婀娜多姿。清风徐徐、炊烟袅袅,蜂来蝶往、人欢马叫,乐于穿红戴绿、花枝招展的苗家人的生活宛若这袭五彩缤纷的袈裟光彩夺目,别有风味的苗家“三道茶”活像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佳境 美辰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这就是散居于新华乡第二高峰牛肩山山麓的平坦自然村,村寨山峦起伏, 一片片核桃林披绿山坡,鸟语花香的情景到处可见,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房和老房子散落山间,朴实的民风和青山秀水一样都令人惊讶。
德昂族把喝茶叫作“良亚热”,关于“良亚热”的起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德昂族老阿奶经常到山里干活,由于天气炎热,山里又很少有水,她在干活的时候经常觉得口千舌燥,非常想喝水。有一天,她看到地边有一棵树,这棵树就是我们现在叫的茶树。此时正是春季,树的枝顶长满了嫩绿的新芽,使人看了就有一种想吃一口的感觉。当时阿奶实在是口渴难耐,就顺手采了一把嫩绿的叶子放进口里咀嚼。刚一嚼碎,一股清香立刻传遍了阿奶的肺腑。阿奶不但口不渴了,而且全身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畅。顿时,精神倍增,干起活来也不觉得累了。后来,每当阿奶进山干活、口渴了的时候,她就会嚼食一把那种树的嫩叶。每次嚼食都能使阿奶神清气爽,干起活来精力充沛。久而久之,阿奶再也离不开这些叶子了。
来沧源,除了欣赏佤族的原始风光,还一定要深入了解其生产、生活的故事。一场司岗里演出将佤族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原始、生态而文明的大型演出震撼人心,也让人感动。 每个人都有故乡,都有在午夜梦回的时候魂牵梦绕的地方……
沧源天坑群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海拔高度1300米,属糯良乡班考村地域范围,在10多公里的山路上分布着7个天坑,其中直径最小的50米,最大的有200米,坑与坑之间空中最短距离仅为300米,最长的也只有1500米,并且均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犹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散落在青山碧水间。
和成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坐落于临沧城郊青龙山下,出繁华入宁静,居都市而近自然。茶树种满了山的每一个角落。足足有一万亩,万亩茶园对于我来说就最能让我兴奋的。 住在茶园的别墅里,自己在茶馆泡各种茶来喝。看着蓝天、白云、金黄色和黄色的花、绿色的树和茶、彩色的房子……到了这里才明白为什么这里会叫七彩云南。
方有嘉木 冰岛有古茶 茶者,南方嘉木也。云南是茶的故乡,而双江勐库,是大叶种茶的起源地。说到大叶种茶,必须要提一个名字,那就是冰岛。提到冰岛,一般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冰天雪地和景象和奇妙的北极光,而茶人心中,浮现的却是冰岛茶那馥郁绵长的香气。
拍照、录视频、欢笑、奔跑……在凤庆县云上花海景区,人在景中 景在眼里,荞麦花随风荡漾,掀起层层花浪,人们走在花海,徜徉在大自然馈赠的美景中 云上花海景区是勐佑镇中和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凤庆县中和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189户784人,投资300多万元开发的项目。花海占地1280亩,第一期种植苦荞甜荞800多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到合作社,不仅有分红,还能得到优先就业的机会。
临沧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乡村优秀文化,全力打造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完成投资14.5亿元。 通过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临沧已有3个村入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沧源佤族自治县被评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未来,临沧市还将加快文旅品牌创建,全力推进沧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实施好班老、班洪抗英红色旅游景区、班洪下班坝旅游村建设,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红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推进翁丁老寨原址重建前期各项工作,对景区进行优化提质,向着5A级景区目标打造。
在孟定镇罕宏社区芒坑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鹿舞传承人赛丙家中,赛丙向徒弟教授着如何制作马鹿道具,桌子上还摆着几件制作好的马鹿手工艺品。 在赛丙的心里,他始终记得少年时村寨里跳马鹿舞的场景,在每年的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村民们会敲响象脚鼓、铓、镲等乐器,身着“马鹿”道具和“紧那罗舞”的表演者们应声登场,马鹿舞通过碎步、快步、扭动身躯等动作,模拟出马鹿活蹦乱跳、摇头摆尾、打闹嬉戏的样子,姿态优美又生动有趣,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沧源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三千年的崖画、热情奔放的阿佤歌舞,处处都引人入胜,但,阿佤山上美丽的茶园、优质的茶叶却很少有人提及,而今天碧丽园的茶已漂洋过海,走出了佤山。 碧丽源生态文化茶产业园是一家把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融入茶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元素,以养生茶体验、茶庄园度假等为主题的农业观光园。碧丽源生态文化茶产业园依托佤族百年茶文化历史渊源,配备新产品研发中心、茶叶文化展示区、茶文化体验馆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开展系列茶文化礼仪、祭祀和茶文化交流等活动,努力构建茶文化传播平台
酒谷” 顺利成为滇酒酱香之源。 在清冽的溪流左边,有很多长幅的石刻壁画。这些壁画上雕刻的都是中国有名的酒文化故事,无一不栩栩如生。壁画之间,镶嵌有两个储藏原酒的酒窖,以供那些到头道水“酒谷”游玩赏景的客人购买原酒之后在酒窖中储存。 酒窖之上,幽静清凉的林间小路通向可供休憩的亭台,这亦是“酒谷”另外一处风景绝佳之所在。壁画对面的小山顶上有一个平台,站在山顶的平台上,‘酒谷” 全景尽收眼底,自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