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山位于临沧城东面,距临沧市区18公里,区域面积5.4万亩,地势北高南低,主山脊由五老山峰向南北延伸,形成澜沧江水系和怒江水系的分水岭,最高海拔为小龙潭2700m,,最低海拔为金竹林河1900m,以五座山峰远观如老人列坐闲谈而名,主峰海拔2583米,五老山主峰海拔2583米,年平均气温17.2℃。植被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华山松林。有植物137科498种,生长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及紫金龙、白花贝母兰等珍稀植物10多种。有野生动物70科200种,其中:兽类22科50种、鸟类37科121种、两栖爬行类11科2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其中:林麝、黒劲长尾雉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水獭、白鹇、原鸡、白腹锦鸡等2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石洞寺位于凤庆县城东南30公里洛党彝族乡箐头村,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94年,1926年重修。寺内建筑有大殿、两厢、拱桥、莲池、双阁等。石洞寺院有大殿、厢房、二房等共5幢11间,另有古茶花树一株,合抱有余,为蒲门九蕊十八瓣茶花,与寺齐名。寺前双阁,建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对峙于两巨石上,其间以石桥相通,建有拱桥、地势险峻,风景优美。目前已被评为二A级景区。
自然景色非常着迷,听说沧源冬春季,会有非常壮观的云雾海,所以特地选择了冬季前往沧源看云雾。沧源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加之地形因素影响,气温升高,云海急剧翻滚、奔涌,会上演变幻莫测的云山雾海景观。
历史文化古朴丰厚,崖画文物闻名遐。 自然环境优美,佤山碧绿苍翠。热带雨林茫茫,珍稀生物荟萃。珍禽异兽出没,孔雀大象穿梭。陡岩刀砍斧劈,溶洞迷宫成群。日出彩霞满天,云海变幻莫测。边境口岸购物,出国旅游缅甸。旅游后起之秀,科考理想之地。
凤庆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石洞寺景区、凤庆文庙、鲁史古镇、红龟山景区、安石民族特色旅游文化村等为代表的景区景点,逐渐成为吸引外界游客的景区景点。目前,凤庆县尚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
19条边民互市通道。距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443 公里,距缅甸皎漂港970 公里。从清水河、南伞、永和三个口岸出境,可揭缅北金三角神秘面纱,寻觅三国迷人风物,体验异域他乡风情。
历史上鲁史乃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鲁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宽,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
临沧的乡村旅游点美的像一幅水墨画, 美得更像杜甫的诗,李白的“酒” 太阳西下,霓虹灯起,夏日清凉的悠闲的时光怎能辜负。 在乡村旅游点的民宿的庭院中,伴着鸟鸣,大家围聚烧烤架旁, 一边烤着油滋滋的肉串,一边喝着果饮,把酒言欢,畅快嗨聊。
沧源天坑群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海拔高度1300米,属糯良乡班考村地域范围,在10多公里的山路上分布着7个天坑,其中直径最小的50米,最大的有200米,坑与坑之间空中最短距离仅为300米,最长的也只有1500米,并且均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犹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散落在青山碧水间。
距临沧城区约27公里的拉祜族村寨、博尚镇腾龙村,从2013年起从特色民居、村庄绿化、水体景观、观景栈道、文化广场、景点挖掘等方面入手,将目光回归到自然田园、民风民俗上来,对整体布局进行一次性规划。经过逐年打造,如今的腾龙村,青瓦白墙、红瓦白墙的崭新民居保留了传统拉祜族民居干栏式木掌楼的建筑风格,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实现了房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和谐之美。此外,100多亩五彩缤纷的“万花谷”花海,也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花拍照、体验农家生活,享受远离城市的慢时光。
“五湖碧水雅居,万顷松涛密布,人间养生天堂,森林醉美氧吧。”,这里,就是风情大浪坝!大浪坝国家森林公园,湖光山色,森林草场,形成“群湖拥翠,浪影松涛”的迷人佳境。
链子桥 ,又名“遂通桥”,因桥址特别、设计独到、适用壮观,曾被称为“江东古甸第一桥”。链子桥处在三县结合部,可谓“一桥三县”,是古代至近代永德通往省驿道关键的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