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尽处,寻一处清静山寺,沿青石小路,听禅音入耳, 这样的恬淡,从还未踏入石洞寺便开始了。箐头村石洞寺自然村,因被誉为“顺宁十景”之一的石 洞寺在此地而得名。石洞寺,寺名石洞,自是倚石而建,寺内建筑有大殿、两相、拱桥、莲池、双阁等,茶花飘香。另有古茶花树一株,合抱有余,定名蒲门茶,名九蕊十八瓣,与寺齐名。
古墨村,是马帮时代滇西茶马古道顺下线(顺宁至大理下关) 边缘上的一个古村。古时是个出文人墨客的灵秀之地,由于时代变迁,由于地处偏远,渐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这个村子却已经名声在外,以其保存较为完好的古磨坊群、清澈灵秀的情人河、独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纯朴浓郁的民风民俗获评“中国传统村落”“2013 中国避暑小镇”“牵手 2014 中国最美村镇”。
日出前,它像一位身姿婀娜的少女躺在山下,纹丝不动,静如一汪清澈的湖水。早晨太阳冉冉升起,它开始慢慢起伏涌动,像少女舒缓地伸展手臂,任轻风舞弄着长裙。太阳出来后,云海变得绚丽多姿。开阔的地方,如激浪翻滚的波涛,狭窄的隘口,若飘逸晃动的白练。一些峰尖刺破云层,突兀矗立于苍穹,像春笋出土,一个个小山帽游离于云海半截的山腰,像小舢板,荡漾于云海波涛之中。时近中午,气温升高,这时云层开始急剧地翻滚、奔涌、群山、云海时隐时现,极目之处,气象万千。
沧源天坑群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海拔高度1300米,属糯良乡班考村地域范围,在10多公里的山路上分布着7个天坑,其中直径最小的50米,最大的有200米,坑与坑之间空中最短距离仅为300米,最长的也只有1500米,并且均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犹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散落在青山碧水间。
鲁史古称“阿鲁司”,最早见于《徐霞客游记》, 楼梯街入口石碑上有1639年徐霞客游阿鲁司的摘录。彝族是这儿的土著民族,阿鲁为彝语,有马帮经常出入的小城镇之意,司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1598年成立阿鲁司衙,是明顺宁府设在江北(永新、鲁史、诗礼、新华)片区的军事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古镇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读音的接近,民国以后阿鲁司被世人简称为鲁史。鲁史古驿道在唐宋时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清朝民国时为茶马古道。它是集贡道、官道、军道、商道于一体的交通要道,而鲁史茶马古驿道形成于1302年,距今700多年。
澜沧江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及云南的迪庆、怒江、大理、保山、临沧、普洱、版纳,再流出中国,之后被国际称之为湄公河,继续流经老vf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最后流入南海,汇向太平洋。
近年来,凤庆县在推进乡村振兴、产城融合、乡村旅游战略进程中,注重打造品牌城市建设,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大力推动文旅项目尤其是龙头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位于凤山镇京竹林的禅茶文化庄园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凤庆禅茶文化庄园”建设项目是由海南森华信集团旗下子公司凤庆滇禅茶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实施,项目规划面积3000亩,投资概算10亿元,计划2025年竣工,整个庄园建设是集“滇红茶深加工、酒店住宿区、景点旅游区、情景体验区、茶山花海观光区等”为一体的三产高度融合项目,项目建设紧扣凤庆“茶尊圣地”、“滇红故里”浓厚茶文化及悠久人文特色,致力将该项目打造成“云南唯一、中国仅有、世界瞩目”的茶旅一体文化综合项目。
临沧,这是一个让人想“慵懒”的地方,全国深呼吸十佳小城。阳光清爽,空气清新,一抹阳光,一本书,一份好心情,三五好友,足矣。
有这么一个地方坐拥云南高原一方山光水色日月光华、大地精灵、山水交汇这里厚重而富有活力 临沧,一个低调内敛的城市 多少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外面世界很精彩也无法抹去你淡淡的乡愁 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恒春之都中国最佳适宜居住城市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城市中国避暑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光环肆绕的临沧再忙,我在临沧等你! 临沧,是古朴的有三千多年最古老的沧源崖画还有民国十八年(1928年)建的茶马古镇——鲁史古镇
各种社交平台上南北方还在继续争论着北方冷还是南方冷而在临沧鲜花、湖泊、候鸟、村落、蓝天、白云却悄悄然组成了一幅幅油画冬季临沧除了看云海,还该怎么玩儿?
落水坝自然村是布朗族村落,布朗族源于濮人,也是永德县最早的民族之一,自称“锛”,他称“薄蛮”。而布朗族信奉的是小乘佛教,所以同样也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等民族节日。布朗族是善于耕作的民族, 所以“采摘体验”便成了落水坝自然村最大的亮点之一,勤劳的人们种下的绿色生态的蔬菜瓜果使得一年到头的田地都有美轮美奂的色彩,这是善良朴实的人们为大地披上的花衣裳。
旧基自然村,古称“旧地基”,是沙帽村沿江的一个小渔村,在这里,一支鱼竿,一把躺椅, 浮生半日,悠闲而自在。沙帽村位于“临沧最北部”的苗岭歌舞之乡—新华,被美丽的黑惠江环抱,东与大理州南涧县隔江相望,因当地山头沙石多形似帽子而得名, 有“洱海双廊、漾江新华”的美誉。旧基自然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湿热的气候条件和勤劳的沙帽人民孕育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